编者按:作为徐高新集团重点打造的徐州光电产业园标杆项目,光因钙钛矿电池产业化基地的落成具有里程碑意义。该项目不仅是第三代太阳能电池技术革命的重要突破,更是集团践行"343"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4+1"主导产业布局的关键落子。随着项目的全面入驻,园区已形成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的完整创新生态链,为徐高新集团实现2025年战略腾飞注入强劲动能。
《徐州日报》近日刊发的《"光因"似箭,奔跑在行业发展最前列》专题报道,既展现了光因科技突破钙钛矿电池产业化瓶颈的创新实践,更折射出徐高新集团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深远布局。作为徐州科技创新排头兵,集团始终以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己任,通过构建"研发-转化-生产"一体化产业生态,加速绿色低碳技术成果转化落地。该项目的成功运营,标志着集团在新能源赛道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战略转型,为构建千亿级光电产业集群奠定坚实基础,全文如下:
走进这个省、市重大产业项目,可以看到到处一派忙碌的景象。跟随深圳市光因科技有限公司、光因(江苏)新能源有限公司“双料”CEO温言杰的脚步,我们能够感受到“光因”速度。
“去年11月27日,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12亿元,将建设200MW、1GW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生产线。项目全部投产后,年产值预计可达30—40亿元。”
走出生产车间
进入办公区
“光因”团队激情四射的创业热情
也炙热可感
温言杰说:
“我们不提倡加班,但是员工们都是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状态,每个人都希望在钙钛矿光伏产业发展的坐标系下,留下自己创造纪录的印迹。”
温言杰所说的纪录,光因(江苏)新能源有限公司所属的深圳市光因科技有限公司3年之内已14次刷新,并雄踞榜首。
钙钛矿光伏组件可以把太阳光转化成电能,与传统晶硅太阳能电池相比,钙钛矿电池效率更高、工艺流程更短,在我们产线上,一片0.6米×1.2米的钙钛矿光伏太阳能组件最快只要45分钟就能下线。在电池效率方向,光因科技目前已经连续14次打破世界纪录。
据温言杰介绍,目前,光因(江苏)新能源有限公司正致力于把实验室里的研发成果,转化成可以规模化生产的产品,“我们试生产的0.6米×1.2米的钙钛矿光伏太阳能组件稳定性可以达到21.5%,未来还有提升的空间。”
这么一支激情四射的团队
这么一个潜力无穷的项目
落地之前
可是各地争相引进的“香饽饽”
项目之所以落地徐州高新区,温言杰坦言,完全是被徐州高新区项目招商的诚意和决心所感动。
徐州高新区招商人员第一次上门拜访深圳总公司时,我们对于徐州高新区了解不多。经过深入交流,我们对这里有了新的了解和认识,也被各级领导以及招商人员抱定拿下项目的决心所感动。实地考察后,投资人也被这里优良的营商环境所打动,最终同意将项目落地徐州高新区。
温言杰说,这一次的考察,看到同样来自南方的广东先导科技集团这几年连续落地两个重大产业项目,这让光因科技确信,徐州高新区一定是产业发展的沃土。同时先导、普达特等关联企业的高度配套,也让光因团队坚信,在徐州,在高新区,企业一定会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项目落地后,光因团队更加确定,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温言杰告诉记者,徐州高新区项目包挂人每天都来企业“上班”,遇到问题现场协调,帮助企业及时解决,“项目包挂人张猛跟我们就像是‘同事’,他微信朋友圈整天发的都是有关‘光因’的内容,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徐州各级政府的务实和高效,以及广大工作人员的专业与投入。”
当前,光因钙钛矿电池生产项目正上演着“光因”似箭的发展故事。
温言杰:
“我们不想成为只拥有大量论文和专利的‘科技大作坊’,未来我们将致力于将钙钛矿尖端技术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在追求技术进步的同时,做出有竞争力的钙钛矿光伏产品,跑在行业发展的最前列。”
后续,我们将持续聚焦徐高新集团在"建设产业强市"新征程中的担当作为,重点报道集团通过优化产业载体、强化创新协同、深化产城融合等举措,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化产业高地的生动实践!